查看原文
其他

8岁儿子每天画一幅画,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其实并不难

2016-11-19 程杰 少年商学院


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(点击标题下方“少年商学院”关注)的第1396次分享,作者是知乎用户@程杰,有一个可爱的儿子。我们已获其授权;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。


学院君说:对很多人来说,要做成一件大事似乎并不难,难的是坚持做好一件回报并不明显的小事,因为它对“专注力”的要求极高。但“要求高”不等于“难做到”,相反,只有我们把它看得“简单一点”,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走得更远。我们曾分享《为什么美国孩子都会画画》(点击阅读),今天分享姊妹篇。

 

今天我和少年商学院的微信朋友们分享一个故事,关于我那个被我们当地的少年宫老师提醒“画画很一般”的孩子,在过去三年,坚持一天一画,结果在画画上获得了可喜进步的经历。我把这个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下来,让孩子和我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不断进步的力量,那种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力量,然后更好地鼓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。

 

▋反复问孩子都说喜欢,那再没效果也要坚持

 

三年前,我们让孩子到少年宫学画画。学了约半年,在一天画画课后,老师将孩子们课上画的画放到了台上,让大家比较感受一下。我在窗外拍了当时的场景:




所有孩子都是一张白纸,从零开始学画画的,我作为家长,其实也很期待孩子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。当看到上面这些各式各样的头像,我感觉,除了中间那张,其他都各有特点,都可以接受。

 

可惜……那张我用成人眼光看“非常糟糕”,涂抹得很厉害的画,就是我儿子画的:




这是什么鬼?——当时我的心情只有这5个字可以概括。也许你无法完全理解,但你可以想象一下,自己不得不承认失败的感觉。

 

可能有人说,这画也有特色啊,不拘泥原形,用色大胆……但我知道,这其实就是他画好一部分后,开始放纵自己,没有克制地随意涂抹颜色的结果,或者说——他不理解什么才是美。我承认,我不应该用过于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绘画,但在当时,得知这就是自己儿子画的画时,我还是很失望的。

 

当天课后,我和老师沟通了一下。老师的说法呢,是“孩子画画很一般……”这个我完全能理解,画成这样还说“一般”,已经是比较客气了,应该就是“不行”的意思了……并且建议我,“多培养认真专注的习惯,否则上小学学习就比较麻烦了,画画不是很重要的事。

 

老师的好意我理解,孩子因为坐不住,画画上容易乱来,不够专注。那之后,我们确实一度有打算上完这期就放弃画画的想法,但反复问孩子是否喜欢画画,他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,作为家长还能怎么办?继续坚持呗!

 

▋3年坚持一天一画的奥秘:不功利

 

然后有一天,儿子对我说,他画了一个故事,拿过来给我看。我以为是多么复杂的东西,原来就是下面这样的图案——儿子的说法,这些是即将要孵出小恐龙的恐龙蛋:




好吧,虽然谈不上好,但也是一个有想法的小作品。我就借机问他,“是否可以做到每天画一个故事给我们看?”他居然同意了!

 

他居然同意了!

 

一个承诺,张口一句话,说起来很容易,但是这个承诺,需要无数的时间精力去兑现才有意义。但我们不想把这事变得特别难,孩子愿意画什么就画吧,于是……一晃三年过去了,36个月一共803张,平均每月22张





涉及到旅行在外、节假日早出晚归、作业特别多等各种特殊情况,现实是做不到每天画的。不过当同年龄孩子以玩手机游戏、看电视动画片作为家庭休闲娱乐方式时,我们孩子可以把画画当作爱好,无功利地去喜欢,有空就画一张,这个已经很值得让我骄傲了。下面这两张是他的原创作品:




下面这两张是他的临摹作品:




目前孩子八岁,在临摹的笔法控制、色彩搭配等技巧上依然极其普通(画画好的孩子实际上是非常多的),用对成人要求的眼光看,这些画没有什么价值。但大量的涂鸦确实训练了一定的想象力,对未来学习真正的绘画打好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。






上面这张图我本以为是高空俯视图,没太多稀奇。在我发了微信朋友圈后,有人提醒我,这是一张以海底仰视视角画的图(可以通过右下角那条鱼和船桨判断),我才发现这张画的独特之处。从来没有潜水经历的儿子可以想象到如此场景,还真是让我惊讶。

 

今天再次回忆起三年前着急上火的情形,不觉感慨,被认为没有天赋又有什么关系,一天天画下来,也可以画好的。以上是我选的孩子一些比较好的画作,他画的不好的要多得多。但技巧的练习可以不断完善,不用过于着急,而想象力的训练——那种随意的下笔的自信是不能停息的,否则孩子很容易失去天马行空,无所畏惧的创作能力。

 

▋初学体验美好,孩子才能长久坚持

 

把过程记录下来,看着孩子的画在慢慢地进步,确实非常欣慰,而且这种欣慰,会促使我不断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下去。这是长期坚持后的一种平淡却恒久的美丽体验。

 

而陪孩子画画这几年也让我不断思考一个问题——对孩子来说,兴趣是唯一的老师,但这位“老师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?对此我找到了一个关键词,叫“成就感”。

 

比如学游泳,我们刚尝试游泳时,喜欢与否其实不会有太强烈的感觉。而且理论上,一个正常人经过合理练习,一定可以学会很多人都能掌握的游泳技能。之所以最终有人喜欢游泳,有人不喜欢游泳,问题就出在了初学的过程中。

 

同样要下水扑腾,学着闷水,感受浮力,手划脚蹬,期间不小心呛到几口水,甚至体验到沉下水底,差点淹死的感觉……但有些人能循序渐进地入门,体验到些成就感,然后越来越有自信尝试更难的技能,自然越学越好;而有些人练习不当,又着急有进步,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依然不断呛水,自然会因初学体验不佳,从此对游泳敬而远之。

 

让孩子坚持一天画一个小故事,把这当成一个游戏,当成我们家的固定娱乐节目,就是隐去了“我要做到……”的目标,让初体验显得不那么困难,挫败感也就不那么强烈。又有我们在旁边鼓励加油,让儿子持续画下去,也就变得容易多了。


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——本文作者认为“应确保孩子的初学体验足够美好”。您是否认同?在这方面,您有没有自己的小方法呢?点击右下“写留言”分享您的高见吧。


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:

内向的孩子有力量

孩子迷上动画后,我如何陪他边玩边学

让所有爱画画孩子父母动容的2分钟

她做艺术教育18年,听到的最可怕的话是“你画得真像”

村上春树跑步修行:无关意志,关乎性情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